雄关漫道成沧海,这个湿地公园让你饱览山水之美与瑶乡文化
- 字体大小:[小
- 中
- 大]
在湘、桂、粤三省交界的都庞、萌诸两岭余脉之间,坐落着一座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一一富川瑶族自治县。
富川瑶乡多溪多河流,其中的富江为县内河道主流。富江,古称临水,是西江一级支流贺江的二级支流。因流域中部有大片沃野,从秦汉到民国时期,这一带一度出现舟楫往来、商贾云集的盛况。富江自北而南,溶东西两岸溪流之水注入龟石水库。龟石水库的水域广阔,总库容量大,为富川县境内最大的水库湿地。为了保障湿地公园水源地、灌溉等功能,有效保护丰富的湿地资源和湿地系统的完整性,2013年12月,广西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(试点)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,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。广西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,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、绮丽的瑶族民俗风情于秀丽的自然景观之中。
广西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(以下简称“湿地公园”)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,总面积4173.13公顷。湿地公园设置有湿地保育区、恢复重建区、宣教展示区、合理利周区、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,包括永久性河流、洪泛平原、淡水养殖场、库塘湿地等4种湿地类型。
湿地公园内,湿地面积达3687.4公顷,河流湿地、洪范平原湿地、库塘湿地等类型多样,生态系统结构完整,湿地生物物种资源丰富,景观独特,是中国华南地区集湿地保护与恢复、科普宣教、科研监测、生态旅游与生态渔业、社区共建共管相和谐的湿地公园。
湿地公园以广西六大水库之一的龟石水库为主体,总库容达5.95亿立方米,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上游水源地和贺州市的饮用水水源地,兼具饮用水源地、灌溉、发电、防洪、生态旅游等多种湿地生态功能,以及瑶族文化等特色的湿地文化。
龟石水库的水域总面积3600多公顷,总库容5.95亿立方米,为富川县境内最大的水库湿地。其西北面有总面积1.53万公顷的西岭山水源林保护区,东面有天堂岭林场,为秋冬季节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点。
湿地公园水面汇集了成千上百条瑶乡深山里的小溪水,形成了面积很大的内陆湖泊型水库,故又称“碧溪湖”。碧溪湖水色澄碧,岸边风景如画,美不胜收。
公园内水域广阔,沟汊洲岛众多,喀斯特、浅滩面积广大,动植物资源丰富,形成了具有多样化的复合型湿地景观。公园作为珠江水系一级支流贺江的源头,是珠江流域上游水源地,对维护珠江流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。
湿 地 动 物湿地公园共记录脊椎动物5纲32目95科273种,其中鱼类6目14科35种,两栖类1目6科19种,爬行类2目11科29种,鸟类16目52科169种,哺乳类7目12科21种。
虎纹蛙
平胸龟
湿地公园的两栖类中,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,即虎纹蛙。
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,分别是黑眶蟾蜍,黑斑侧褶蛙、沼蛙、泽陆蛙、棘胸蛙、斑腿泛树蛙、大树蛙和花姬蛙。
爬行类中有10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 分别是平胸龟、乌龟、尖吻蝮、三索锦蛇、滑鼠蛇、乌梢蛇、金环蛇、银环蛇、舟山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等。其中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种2种,分别为平胸龟和乌龟;易危种3种,分别为中华鳖、舟山眼镜蛇和眼镜王蛇。
黑鹤
湿地公园地处亚太地区东亚一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通道,是一个重要的水鸟中继站,湿地公园共有鸟类16目52科165种。
其中湿地公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,分别是黑鹤和中华秋沙鸭;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、包括黄嘴白鹭、鸳鸯、鹗、黑冠鹃隼、黑翅鸢、黑鸢、蛇雕、白尾鹞、赤腹鹰、日本松雀鹰、松雀鹰、苍鹰,普通鵟、红隼、灰背隼、燕隼、游隼、白鹇、红腹锦鸡、褐翅鸦鹃、小鸦鹃、草鸮、领角鸮和红角鸮等。
湿 地 植 物
湿地植物泛指在湿地环境中生长的植物,根据湿地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、对湿地环境的专一性程度和生态习性的差异,可划分为两栖植物、半湿生植物、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四大类型,水生植物又可按照生态习性的差异分为挺水植物、浮水植物、沉水植物3种生态型。
在湿地公园的恢复重建区内,监测到面积约0.5公顷的荇菜(Nymphoides peltatum),为广西境内首次发现。
湿地公园内,已知维管植物122科307属421种,其中蕨类植物15科16属22种(按秦仁昌系统),裸子植物2科3属3种(按郑万钧系统),被子植物105科288属396种(按哈钦松系统)。
维管植物中,野生植物有117科284属391种,其中蕨类植物15科16属22种; 裸子植物2科2属2种; 被子植物100科266属367种。
此外,栽培植物9种,隶属于6科8属;归化植物21种,隶属于11科18属。
来到富川,除了可以欣赏自然风光外,还可以去往古韵古香的古村落,感受千年古道文化,享受一场民俗文化盛宴。
“盘王节”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,是瑶族历史最久远的节日,定于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。
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,是传统的上灯炸龙节,以“炸龙”的形式,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、吉祥如意。
《瑶族蝴蝶歌》和《瑶族长鼓舞》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