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植保简报(2021年第五期)
- 字体大小:[小
- 中
- 大]
柳州市绿地种植洋紫荆的数量日益增多,故以洋紫荆作为寄主的病虫害种类,近年来也随之增多。近期,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到路段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,发现日本双齿长蠹危害洋紫荆。据统计,潭西路、西堤路、潭中东路、东堤路、水南路等路段发生该虫害比较严重,达10.2头/株;柳工大道、柳太路、航一路、航五路也有零星发生。由于今年柳州冬暖天气,预计该虫危害数量将还继续增加。经过综合分析,预测该虫将来会是洋紫荆的主要虫害之一。由于该虫目前主要以成虫危害洋紫荆直径为1-3cm的枝条,是明年春的开花枝,危害严重将会影响植株的开花数量。
日本双齿长蠹
日本双齿长蠹,寄主作物主要有:刺槐、栎树、榆树等。中国国内主要分布于河北、苏州、合肥、西宁、青岛、昆明等地。目前在柳州有盛发的趋势。
一、形态特征:成虫体长10-12mm,赤褐色。头部具细颗粒状突起。触角褐色,球状部3节。前胸背板前缘呈弧状凹入,前缘角有l个较大的齿状突起,背面前半部密布锯齿状突起,两侧的齿较大,后半部的突起呈颗粒状。鞘翅具刻点沟,后端倾斜面的中央,雄虫各翅有1个棘状突起,十分显著,雌虫仅微微隆起。
据调查,目前该害虫在柳州危害洋紫荆的状况是:11月下旬至今,成虫蛀到1~3厘米直径的新枝条上为害,从枝杈表皮粗糙处蛀入做环形蛀道,刚危害时,洞口会有胶状透明液体流出,枝条3-4天后开始干枯,触碰或风吹会从蛀口部折断,干枝悬挂在树上;然后该虫就转移到折断的干枝上重新蛀洞,最后在虫道内越冬。可以利用其习性特点,清除悬挂在树上的干枯枝,进行集中销毁,消灭越冬成虫,可以减少明年的虫口基数。成虫具有迁飞性的特点,传播危害性快,而且是蛀干害虫,用农药防治效果差,应注意虫情监测,利用其生活习性进行有效防治。
二、防治措施:
1.园艺防治:12月下旬清除虫害枝条,并集中销毁。
2.药剂防治。3-4月成虫外出交配期及6-8月成虫外出活动时,喷施敌敌畏1000倍液。